全球共享經濟與 Uber 在台的未來發展

甫上市就風波不斷的Uber,秉著創新的封號,毅然踏入日搭乘人次超過五十萬的新北運輸組織,使台北成為暨新加坡後Uber進軍的第二亞洲城市。揚著“共享”大旗,儘管鬧得滿城風雨、沸沸揚揚,但數字會說話,營業額逕是扶搖直上。Uber的進駐到底為「運將」業者帶來什麼衝擊與福利而產生今天的局面?

 

赴美就讀UC Irvine 經濟系的顧立楷在畢業後, 先後在紐約花旗擔任副總助理、臺北的麥肯錫從事商業分析,負責集團顧問諮詢與策略指導的工作。在MBA 學位和創業之間, 選擇了與國小同學一同創辦Bid & Buy。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,讓顧立楷有了創業的第一次?

 

2013年中加入 Uber ,擔任總經理一職至今,協助在台灣的業務拓展。一個七年級生, 如何在草根性十足的「運將」產業中,把持住一家飽受爭議甚至備受攻擊的公司?

 

Uber說:我們做的不只是單純的運輸,而是「共享經濟」的理念。它不是另一間車行,而是一個平台,一個把有需要的人和能提供服務的人兜在一起的平台。

 

車行對社會貢獻不大,但共享的平台可以。

創新的立基點不在於開發新技術,而是「共乘」理念。把城市裡的有效資源導流回到社會又能創造經濟價值。以Airbnb為例,房子空閒時就能出租,「共享經濟」才是達到全球普及的最終目的,而交通共享的趨勢和未來當然也是預期中的一環。

 

成立於2009年的Uber,初上市業績就爆發式的成長,多輪募資已超過美金80億。十月份才宣佈將把安珀警報服務系統加入Uber以協助警方尋找失蹤兒童;11 月 19 日起,與美國、澳洲、新加坡等地區同步,正式在台推出「uberASSIST 關懷優步」,使台北成為全球首批推出此項服務的城市之一, 為行動不便及隱性障礙族群提供可靠、安心、即時的交通選擇。接下來還有眾所矚目的物流市場, 在幾個城市已經推出了食物配送 Uber EATS、小件商品配送 Uber Rush 等服務。

 

「共享經濟」的價值可以被發揚到什麼地步誰都無法想像,這塊餅可以被畫得多大,如果不理解Uber的創新思維,怕也很難預見。在業績節節上升、企業形象一步步正向化,與政府管理政策之間產生的拉扯,這個非上市公司估值要破700億美元,都將成爲事實。

 

到底「共享經濟」在搞什麼「創」?來聽《2015跨域創新論壇年度大會-青創世代: 改變社會的力量》就知道!

 

報名論壇請按這裡

 

延伸閱讀:

文創可以當飯吃嗎?

教育ONLINE,拆除城鄉差距的高牆

看不見不代表不同!為黑暗天使點一盞希望的燈

FACEBOOK留言

則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